高考结束后,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利用考生和家长的焦虑心理进行诈骗。将揭示八种常见的高考骗局,并提供防范措施,帮助考生和家长保护自己不被欺骗。
提前查分骗局
高考一结束,不法分子便趁机行动,利用家长们急切盼望成绩的心情进行诈骗。他们可能通过虚假的基站发送短信,谎称可以提前查询分数,并附上不明链接。实际上,这是为了诱使家长们点击链接,从而可能造成个人信息泄露或财产损失。
高考分数查询应严格遵循教育部门指定的正规途径,绝不可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,以防上当受骗。
修改成绩骗局
某些不法分子宣称能通过“黑客”手段侵入高考招生办公室的系统,对成绩进行修改,并索要高额的“服务费”。然而,实际上,高考成绩是通过内部网络进行批改的,并且有着严密的原始数据记录和不同地点的备份,根本不可能被非法篡改。
这种骗局千万别信,技术层面上它根本无法实现。别轻率地花钱,要保护好你的钱包。
高价志愿填报咨询骗局
有人假扮成志愿填报顾问,声称能利用内部数据“精确锁定”学校,收取高额费用后便无影无踪。他们利用家长和考生对志愿填报的担忧,骗取了他们的钱财。
在填报志愿时,需综合考虑当地招生***和学校所提供的咨询,切勿轻易相信那些高价志愿填报服务,以免浪费钱财。
虚假录取通知骗局
不法分子假扮成大学招生部门的工作人员,谎称艺术类院校在提前招生阶段需支付学费以确保录取资格,或是以军校名义招募“地方委托培养生”和“自费生”等,借此进行诈骗。他们可能通过电话或短信通知考生已被录取,然后索要费用。
务必登录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核实提前录取信息,切勿轻信电话或短信中的录取通知,以免遭受欺诈。
花钱补录骗局
有人假称某所大学还有空余名额,声称通过付费可以买到补录机会。有些家长为了孩子能成才,急切之心容易被这种欺诈手段所迷惑。
所谓的“花钱就能买到名额”都是虚假的,大家应当通过正规途径获取招生资讯,切勿给那些骗子留下可乘之机。
助学金诈骗骗局
贫困考生家庭易受骗,有人假扮高校或教育机构人员,声称能帮申请助学金,却要求先付报名费。面对这种情况,经济条件不佳的考生和家长需提高警惕。
接到所谓发放助学金的电话或信息后,应立即与所在地教育机构或学校取得联系核实,以防遭受财产损失。
军校招生骗局
有人假扮成军事院校的招生代表,以招收“地方委托培养生”和“自费生”为名,承诺毕业后能安排工作,以此进行欺诈。一些考生和家长对军校抱有憧憬,因此容易上当受骗。
军校招生不设内部名额和额外招生计划,需通过正规途径查证信息,以防上当受骗。
伪造录取通知书骗局
有人假冒高校招生部门工作人员,通过邮寄假录取通知书或发送相关短信的方式,诱使他人将学费汇入指定银行账户。一些考生收到此类信息后,误以为是真的,便进行了转账操作。
在确定录取消息时,请务必访问学校或教育机构公布的官方网站。转账前,一定要仔细检查账户的真实性,以免遭受经济损失。
高考一结束,不法分子便趁机施展各种欺诈手段,利用考生和家长的不安情绪。我们需时刻警惕,查分、选填志愿以及确认录取信息,务必通过官方渠道进行,增强自己的防骗能力。此外,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反欺诈宣传力度,及时发布查分和录取信息。希望考生和家长都能对这类骗局保持警觉,确保自己的财产安全和个人信息不被泄露。那么,在高考之后,大家是否还遭遇过类似的诈骗行为?请留下您的宝贵意见,同时别忘了给予文章点赞与转发,以便让更多的人掌握防骗技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