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复读生学籍的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,包括学籍的办理方式、保管与调档、档案的转交以及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。了解这些信息对于高考复读生来说非常重要。
一、学籍的办理方式
高考复读生的学籍由所复读的学校办理,也可以将学籍从原学校取出,再送到自己复读的学校。一般情况下,高考复读生的学籍会由学生所在的复读学校进行保存。
如果选择高三复读,学籍通常会放置在当地的教育考试部门,遵循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相关规定。
根据高中阶段学生学籍管理规定,不能在原来就读的学校复读,只能选择专门的复读学校进行复读。因此,学籍无法放在原来的学校,而是需要放在县区级的教育考试招生办。
二、学籍的保管与调档
教育考试招生办是一个直属于教育局的事业单位,负责学生招生考试和学籍档案管理等工作。高三复读的学籍就会在这里进行保管。
在高考报名时,需要选择自己档案所在地,并在网上报名时选择相应的网档案所在地,以便高中毕业后调档案。
一般情况下,录取的学校会直接向当地考试招生部门调档案,通过邮寄方式进行。但有些学校也允许考生自行前往教育考试招生办领取档案,此时档案是完全密封的状态,只能在学校拆开。
三、档案的转交
复读结束后,学生的档案应该转交给新的学校。需要从原就读学校的档案馆或档案室带走档案,如果选择在复读学校报考,则需要在高考前将档案交到复读学校;如果选择直接从教委报考,则需要在报考前将档案交到教育局。
需要注意的是,高考复读与招生学校有关,没有统一的手续。一般情况下,复读只需携带高考分数单去学校报名并缴费即可。如需更换学校,则需要将档案移交至现学校。
四、其他注意事项
1. 高中往届毕业生的高考外语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在两年内有效。在有效期内可以选择不考或重新考试,但一旦选择重新考试,必须先作废现有的有效成绩或选考科目,并在网上报名时重新选择报考科目。
2. 高考复读生的档案不允许个人保管,即使上大学后,档案仍在教育局流转,毕业后会转至人事局。如果高考复读生毕业后不继续上学,教育局会将其分配到劳动局,属于工人身份,档案将一直流转下去。